贛州錨索施工的工藝是什么?工藝過程是施工準備—錨孔鉆造—錨索制安—錨孔注漿—腰梁(錨梁、錨墩或十字架梁、型鋼支架)施工—腰梁與樁間用混凝土填充密實—錨孔張拉鎖定-驗收封錨。其主要施工環節有兩個:一是錨孔成孔,錨孔成孔的技術關鍵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、卡鉆;二是錨孔注漿,注漿的技術關鍵是如何將孔底的空氣、巖(土)沉渣和地下水體排出孔外,確保注漿飽滿密實。
贛州錨索施工按設計要求除有代表性的錨孔,取巖芯作好柱狀圖,以便確定各錨孔孔深。其余錨索孔不必取巖芯,錨索孔的直徑為165mm。為確保施工進度,鉆孔均在腳手架建造的鉆孔平臺上施工,鉆孔平臺高度根據各層錨孔位置定在14~65m,為固定鉆機和確保鉆孔精度,要求腳手架平臺搭設牢固并用錨桿固定在巖壁上,平臺四周設防護欄桿,平臺木板用鐵絲綁牢,確保施工人員安全,由于鉆機的沖擊振動會使平臺扣件螺絲松動,在施工過程中,須經常檢查扣件,保持平臺的穩固。鉆孔所用鉆桿統一規格,按錨索設計長度將鉆孔所需鉆桿數好、放整齊,鉆桿用完,孔深恰好到位。鉆孔實際深度比錨索設計長度一般深0.2m??孜缓徒嵌葒栏駵y量,實際孔位和設計孔位誤差控制在全±250px以內,鉆孔方位角用羅盤儀控制。鉆孔完成后,逐根拔出鉆具。再逐根裝上?25mm鋼風管至孔底,并注入清水,用高壓風吹凈,直至吹出清水,以確保注漿時水泥砂漿與孔壁的粘結。對滲漏量較大的孔段,須進行固結灌漿處理后重新掃孔。